许慎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参考
发布时间:2024-11-06 15:38:11来源: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以下是其开篇部分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译文:
往古的时候,伏牺氏治理天下,他抬头观察天上的现象,低头考察大地的规则,观察鸟兽的花纹和大地的适宜之处,近处取法自身,远处取于外物。于是开始创作《易》八卦,用来昭示法则。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社会上的事务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情也发生了。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各种事务由此得以治理,万物也能被分辨清楚,这大概是取法于《夬卦》。《夬卦》说 “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这就是说,仓颉创造文字是为了宣扬教令、倡导风范,有助于君王的施政。君王运用文字工具,更便于向臣民施予恩泽,而臣民应以立德为本,切不可自恃具有文字之工去捞取爵禄。
仓颉最初造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 “文”,随后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 “字”。叫它为 “字”,是说它来自 “文” 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写在竹简、丝帛上,叫做 “书”。“书” 意味着写事像其事。文字经历了 “五帝”“三王” 的漫长岁月,不断改变形体,在泰山封禅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体各不相同。
《周礼》规定八岁的士族子弟进入初等学馆学习,学官教育他们,先教 “六书”。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义是: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现的字义,“上”“下” 二字即属此例。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义是: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个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日”“月” 二字即属此例。第三叫形声,形声的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譬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江”“河” 二字即属此例。第四叫会意,会意的含义是: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掺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武”“信” 二字即属此例。第五叫转注,转注的含义是: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对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与根字意义相通,“考”“老” 二字即属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 二字即属此例。
到了周宣王的太史籀整理出大篆十五篇,籀文同古文有了差异。到孔子写 “六经”,左丘明著《左传》都还在使用古文,古文的形体、意义仍为学者们所通晓。后来诸侯们依靠暴力施政,不服从周天子,他们憎恶礼乐妨害自己,都抛弃典籍。中国分为七雄并峙,田亩的丈量方法相异,车子的规格尺码不同,法令制度各有一套,衣服帽子各有规定,说起话来方音分歧,写起字来相互乖异。
秦始皇刚统一天下,丞相李斯就奏请统一制度,废除那些不与秦国文字相合的字。李斯写了《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写了《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写了《博学篇》,都取用史籀大篆的字体,有些字还作了一些简化和改动,这种字体就是人们所说的 “小篆”。
原文: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译文:
往古的时候,伏牺氏治理天下,他抬头观察天上的现象,低头考察大地的规则,观察鸟兽的花纹和大地的适宜之处,近处取法自身,远处取于外物。于是开始创作《易》八卦,用来昭示法则。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社会上的事务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情也发生了。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各种事务由此得以治理,万物也能被分辨清楚,这大概是取法于《夬卦》。《夬卦》说 “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这就是说,仓颉创造文字是为了宣扬教令、倡导风范,有助于君王的施政。君王运用文字工具,更便于向臣民施予恩泽,而臣民应以立德为本,切不可自恃具有文字之工去捞取爵禄。
仓颉最初造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 “文”,随后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 “字”。叫它为 “字”,是说它来自 “文” 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写在竹简、丝帛上,叫做 “书”。“书” 意味着写事像其事。文字经历了 “五帝”“三王” 的漫长岁月,不断改变形体,在泰山封禅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体各不相同。
《周礼》规定八岁的士族子弟进入初等学馆学习,学官教育他们,先教 “六书”。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义是: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现的字义,“上”“下” 二字即属此例。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义是: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个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日”“月” 二字即属此例。第三叫形声,形声的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譬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江”“河” 二字即属此例。第四叫会意,会意的含义是: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掺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武”“信” 二字即属此例。第五叫转注,转注的含义是: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对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与根字意义相通,“考”“老” 二字即属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 二字即属此例。
到了周宣王的太史籀整理出大篆十五篇,籀文同古文有了差异。到孔子写 “六经”,左丘明著《左传》都还在使用古文,古文的形体、意义仍为学者们所通晓。后来诸侯们依靠暴力施政,不服从周天子,他们憎恶礼乐妨害自己,都抛弃典籍。中国分为七雄并峙,田亩的丈量方法相异,车子的规格尺码不同,法令制度各有一套,衣服帽子各有规定,说起话来方音分歧,写起字来相互乖异。
秦始皇刚统一天下,丞相李斯就奏请统一制度,废除那些不与秦国文字相合的字。李斯写了《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写了《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写了《博学篇》,都取用史籀大篆的字体,有些字还作了一些简化和改动,这种字体就是人们所说的 “小篆”。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