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贵族反对而被流放。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当然,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其他说法,比如纪念伍子胥、曹娥等。
-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一般用糯米制成,馅料丰富多样,有红枣、豆沙、五花肉、蛋黄等。北方的粽子多以红枣、豆沙为主,口味偏甜;南方则有各式各样的咸粽,如浙江嘉兴地区的肉粽,以糯米、五花肉、咸蛋黄等为原料,肥而不腻,糯而不粘。包粽子的粽叶一般用箬竹叶或芦苇叶,它们带有一种特殊的清香。
-
赛龙舟
这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赛龙舟历史悠久,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龙舟一般用木质材料制作,船头装饰成龙的形状,色彩鲜艳。比赛时,每条龙舟上有鼓手、舵手和划手。鼓手通过有节奏的击鼓来指挥划手的动作,划手们齐心协力地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水面上飞驰。两岸观众呐喊助威,场面十分壮观。这项活动不仅是一种体育竞技,更体现了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
挂艾草与菖蒲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家门口悬挂艾草和菖蒲。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菖蒲的叶片呈剑形,象征着驱除不祥的宝剑,将其悬挂起来有驱邪祛病的寓意。此外,艾草和菖蒲散发的特殊气味还可以驱赶蚊虫。
-
饮雄黄酒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在端午节,人们有饮用雄黄酒和在儿童额头用雄黄酒画 “王” 字的习俗。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王” 字则寓意着百兽之王老虎,可以镇邪。不过,由于雄黄含有一定毒性,现在饮用雄黄酒的习俗已逐渐淡化,更多的是保留了在额头画 “王” 字这一形式。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爱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同时,端午节的各种习俗蕴含着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的向往。赛龙舟展现的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体现;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所承载的祛病防疫观念,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生命健康的重视。端午节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代代相传的节日习俗,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或表达了对屈原的缅怀之情。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